close

 

某日,和一個朋友相約一塊兒去茨廠街吃早餐。我們來到了我常去的粥店。

習慣性的,我以廣東話和粥店的老闆娘交談點餐。

點好粥後,我的朋友讚我說我的方言說得不錯,

不像他,一句也不會。

我搖搖頭否認他的說法,因為我自認我的方言說得併沒有很好,

只能算是馬馬虎虎。

會說方言也是小時候看電視劇學來的。

那也不錯了。現在像你一樣會說方言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。

他看了看我,若有所思了一陣,忽然眼睛一亮,

問了我一句:你認為方言需要被拯救嗎?

我回望了他一眼。

方言需要被拯救嗎?

這是一個好問題,也是一個華族裡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。

 

 

 

不斷地有人提出方言需要被拯救,

卻也有人認為方言不需要被拯救。

但究竟方言需不需要被拯救呢?

首先我們得先知道拯救這個詞的含義。

根據字典上的解釋,拯救的意思是援助使脫離危難。

以詞的意思來看,需要被拯救的是陷入危險的客體。

 

 

然而就目前看來,我國的方言並未面臨任何危機。

為什麼這麼說呢?

在我國,仍然還是有很大部份人在說方言,

甚至把方言當做是自己的主要語言。

舉例來說,吉隆坡一帶的人多數都是以廣東話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語言,

而東馬沙巴一帶則是客家人居多,

所以客話成為了當地人民平時溝通的主要語言。

 

但是現在說方言的似乎都是較為老一輩的人了。

年輕人裡鮮少有會說方言的。他提出質疑。

 

這是大家普遍的刻板印象。

大家都認為只有老一輩的人會說方言,

而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會說方言。

其實仍然有許多年輕人懂得說方言。

通常他們的家庭是習慣說方言的,

因此他們從小到大和家人都是以方言溝通。

不僅如此,一些以方言為主要語言的地區,

當地的人不論老幼幾乎都以方言溝通。

一些人去到該地時,

也必須要學習該地普遍使用的方言,以便和當地人溝通。

由此可見,方言在我國的地位還是十分鞏固的。

如果真的需要拯救方言的話,我想也是鄰國的方言需要被拯救吧。

 

然而,雖然我說方言並不需要被拯救,

但也不是要人們對方言的發展袖手旁觀。

 

國內有一些方言,由於使用族群小,並沒有太多人使用,

因此有被邊緣化以及被忽略的跡象,不過這可以說是區域性的。

舉例來說,福州話和客家話的主要使用者都在東馬的砂拉越和沙巴,

而在西馬的使用者較少。因為使用的人不多,平日沒有太多機會說,

慢慢的,西馬越來越少人會說福州話和客家話,包括福州人和客家人本身。

而在東馬也有被忽略和邊緣化的方言。

 

方言其實是一種文化遺產。

 

一個語言體系之所以會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方言,

是由於古人居住地域或是社會階級的不同,

而導致發音與用詞上的不同。

因此方言可說是一個地方性的文化。不同的地方有其不同的文化,

而每一種方言都代表著各自發源地的獨特文化。

因此,不論是多人使用或是少人使用,

每一種方言都必須要被其籍貫的後人傳承下來。

不然有可能某一天,就再也聽不到這些方言的聲音了。

被傳承了幾千年的方言就這麼消失了,這是一件令人感到惋惜的事。

他沉默不語,似乎在消化我說的話。

 

所以,你的意思是馬來西亞目前的方言暫時並不需要拯救,

而是需要被保護和傳承?

 

我點了點頭。我想大概是這樣吧。

桌上的粥還在冒煙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 作者介紹 】


 

行舟,天蠍座,目前就讀於馬來亞大學,

馬來西亞麻坡人,通曉華文、英文、馬來文、福建話、廣東話,

最喜歡神隱少女(千與千尋)無臉男的角色,

偶爾會在博客〈隨便寫寫〉上發表一些生活觀察筆記。

 

 

文章來源:不必拯救的方言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leila9112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