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I.    前言

II.   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國人

III.  自由自由自由與美國

 

 

【前言】

王鼎鈞是國中時期,國語課本選錄的課文中一位現代作家。

開放的人生選中,談到人一生注定要受苦的。

簡潔的文字、大氣的言語、精妙的語氣都令當時還是個國中生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拜讀於他的名氣,加上私心喜歡爾雅出版社的排版以及紙張的質感,

在圖書館的眾多書籍中,在幾乎沒有更動過的櫃架上找到這本,

一種塵封、被人遺忘的散文集:海水天涯中國人

 

 

觀看書名,便可推知這本書在描寫移居在外的華人心聲與心中的矛盾。

翻開一覽,是作者在旅行中所搜集的所見所聞,是我喜歡的旅行文學。

 

書名的中國人。可不是我們現在說的「中國人」

王鼎鈞這位作家出生於山東省,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台,

拿著「中華民國」的護照前往美洲探訪親友,

因此這本書的「中國人」,是從當時的中國移民出去的人民,

也許包含了從清末時期,民國時期,到中共時期的人民,

我想更接近我們現在口中的「華人」吧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國人 

這本散文集分成二大輯,第一輯關於中南美洲的遊記,

開頭聯繫著一個很重要的話「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國人。」,

 

作者對一位在瓜地馬拉賣著印地安紀念品的華人小販說

:「 你為何會來來到瓜地馬拉?」

:「 你問這個做什麼?中國人還不給中國人賺錢阿。」

:「 我出錢買你一個故事怎麼樣啊?」

:「 不能講,我的故事不能講給你聽!」

 

為什麼中國人會舉家移民來到這裡?來到這裡落腳的生活又是什麼呢?

又有什麼不能表達的情節與言語?

是因為非法的逃難過程?又或者說不出口的移居理由?

而他們落地生根之後承受的種族歧視何差別待遇又要何從吐露?

 

 


 

「 你不知道,一個孩子長大了,沒有一個談得來的朋友是什麼滋味。

    你不知道,在籃球場上,

    巴拿馬的孩子只肯把球傳給巴拿馬的孩子,他是什麼滋味。 」〈黑白是非〉

 

「 人是有圈子的,中國人沒有圈子嗎?山東人沒有圈子嗎?利害相關的人又是一個圈子, 

    圈子連上圈子,圈子套圈子,人一生在別人的圈子裡鑽進鑽出,鑽累了再回到自己的圈子裡休息!」〈今古浮沉〉

 

 

 


 

這兩段話真真實實的刻畫出種人情事故上相處的為難。

真正的歧視是無形的。

我一位從美國留學回來的一位牙醫師跟我提到:

在台灣,「歧視」這件事還是可以被描寫,被譴責。

憶起當年在美國讀書,想進一間法國餐廳吃飯直接被拒絕,

後來還是他拿出牙醫師證明,答應再付費一筆小費,才讓他進去吃飯。

還有,他當年在美國去參加浮淺,教練一見到華人臉孔還不給他參加。

那才是真正可怕、無形的歧視。你說不出口,更無從解決。

讀到這一段,

不經讓我想起這位牙醫師所說的這一切,不謀而合。

 

 

 

在〈黑白世非〉這一個非常精華的篇章中,

作者來到了巴拿馬。

文章一開頭就是一段很荒謬的見聞:

有一位中國人初次來到巴拿馬,一位久居的華僑帶他看土地,

找律師,找銀行貸款,和賣家簽契約。

一直到後來才發現,土地是假的,律師是假的,連銀行員都是假的!

作者不經感到疑惑:「 中國人怎麼可以騙中國人?」

一旁的人家講打才令他口服心服:「中國人不騙中國人,騙誰呢?去騙巴拿馬人哪有那麼容易?」

 

就如同作者曾有人說,黑人不會搶黑人。

那一天作者就在大街上看到一位黑人老婦被一位黑人小夥搶了,

黑人老婦睜大了表示驚訝,就像是在心裡吶喊:「 你怎麼可以搶我?怎麼可以搶一個黑人?」

就像是荒謬故事中的中國人深信著同根同源的華僑不可能騙他的。

 

 

我有加入臉書某個打工度假國家的社團,

前陣子被爆料出有台灣人欺負台灣人的事情,

網友留言的反應都傾向於「太過分了,台灣人怎麼可以欺負台灣人?」

 

是啊,同樣都是在海外的同鄉人,還是會劃出自己的圈子,

利益關係一致的時候圈子擴大,發生事情了圈子縮小,

在圈子裡面鑽來鑽去,企圖尋找屬於自己的圈子。

 

 

書中也提到一點:海外的中國人為何不團結起來,為共同的目標奮鬥 ?

原因居然是因為華人「五千年的智慧」,

作者領悟到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,是從災難中習得到的智慧結晶,

而其中之一就是「隱藏自己的痛苦」。

被壓迫者的怨憤如果讓壓迫者發現了,只會引來更多的壓迫。

所以,不可以說。

 

 

我想大多數海外華人會面臨的問題——會讓小孩繼續學習講中文嗎?

我同意,語言是根,是文化的基底,是一個民族思考的邏輯與觀念,

「只要語文沒有丟掉,就還有做中國人的能力,有一天還可以回去。」

但在全球化的時代,語言更是考量了政治,

對於那些海外華人來說,學習中文反倒加上了一層經濟的考量,

「 鑑於中國崛起,為了與中國做生意,決定華文繼續被發展,學習。」

 

猛然刷的一瞬間,想起了一部小短片,

似乎是在新加坡,華文老師請學生唸課文,

一位外表華人的小孩用著流利卻又有點違和的英文說道:

「 我長大要成為科學家,然後發明一種不用講中文的藥。」

引起全班的鼓掌。

 

電影中的新加坡的小孩們似乎很以「不講中文」為傲,

當然,我清楚所謂的「不講中文」是否有包含了閩南語,廣東話的方言,

只能暗自希望語言的「根」不要輕易消失,

但是僅只是我的希望,對於他人來說又有何意義呢?

對於一個父母長輩能聽懂會講台語,

而卻只會半聽懂的我來說,又有什麼資格「希望」呢?

 

 

 

 

自由自由自由與美國 

 

書中的第二輯,

隨著作者的旅程,我們來到了美國。

自由,東西文化的碰撞,

兒童的天堂? 老人的地獄?

 


 

課本裡面沒有四維八德之類的內容,上一代都不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下一代身上,

下一代的人生哲學由他們自己去發現去形成。

如此這般,孩子的心靈如大海孤舟,自由是自由了,卻未必幸福。〈兒童的天堂?〉


 

中國人喜歡麻煩朋友,也願意被朋友麻煩。

請求朋友代做一些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可以聯絡感情,鞏固友誼。 〈適應吧〉

 

 

但是雇用渡女士的這個美國人可能不是這種想法,他不為渡女士設想,

也不認為杜女士會為他設想。

人是自私而為己的,保母遲到的原因無非是自私為己使然。

因此,身為雇主的美國人夫婦臉色非常難看。〈保母的經驗〉


 

 

在第二輯的紐約筆記當中,作者撰寫美國現象,

從美國的老人家,兒童的教育,移民官的嚴密審查,

有卡的瑪麗,汽車代步,漫天大雪,郵差,小偷,強盜。

 

其中最讓我感到共鳴的事中心文化的待人處事思想上的差異吧!

在中華文化裡面我們總是學著要「處處禮讓,處處體諒」,

也許是別人遇上什麼困難,也許別人是真的遇上什麼困難...。

但在西方文化裡面卻未必,

在你答應這個交易,或是活動的時候,就代表你已經想好,

並且為自己後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。

 

 

西方文化教育子女的方針,跟中華文化大相逕庭。

如同作者所提到的:上一代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一下代身上。

而這些年輕人在摸索自己的價值以及觀念時,往往容易感到迷惘,

因而走偏,或是陷入憂鬱的強況。

而中華文化,從小讀的一些基本道理,比如論語,三字經,

是長輩一直要求我們遵守的中華文化,

這些經典語句固然有他的智慧,

但有時卻又不經意被這些教條綁的死死的。

 

 


 

 

想要改善這種現象(高犯罪率),必須要有一套嚴密的制度,

制度越嚴密,個人自由越少,而這是美國人最不願意的事情。〈從路不拾遺說起〉

 

 


 

說起自由之邦,那一定會聯想到美國。

想起最近美國對於槍枝管制的爭論,

一來因為近年來發生不少校園槍擊案件,

二來不免用在私人恩怨的解決,危及人民的安全。

 

支持擁有槍枝的人,則是根據美國憲法:「人民可以擁有攜帶武器的權利」,

對於我個人來說,槍枝是高危險的武器,

很難預防,也無從抵抗。

了解到美國人在想法上對於自由的熱切與堅持,

擁有槍枝的人是不肯退讓他的自由的現況,

我想我多少還是可以了解的。

 

 

 

 

不得不說,能被選錄進國語課本的作家文筆自然是不差,

這篇散文是關於海外華人以及華人的美國生活的筆記,

可以看得出他們的掙扎與苦楚,透過真真實實的事件,

文字的描繪,來告訴其他人,他們領悟到的生活。

全篇完。

 

2016-03-01 135608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ila9112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